“你好你好,扔垃圾是吧?”
“美女,下次这种塑料瓶,可以回收哦。”
“好,扔得很好。”
尼克·穆尔(视频截图)
在垃圾箱周围“执勤”的外国小伙儿名叫尼克·穆尔,他是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一名记者。
不过,在这段视频中,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杭州的“垃圾分类指导员”。
(视频截图)
杭州是全国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到2020年底,全市需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眼下,杭州究竟做得如何?尼克带着这样的问题出发了。
这一天,他将在两个小区去做垃圾分类,然后去一家纸厂,最后则去杭州唯一一家垃圾填埋厂,了解杭州垃圾分类的全部流程。
清晨6点多,尼克就到了体验小区之一。他发现,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活儿,什么是可回收物品,什么又是有害垃圾,都需要大家做好功课,然后分门别类的装在不同的垃圾袋里再进行丢弃。
(视频截图)
迅速进入角色的尼克变身严格的“指导员”,现场监督并帮助小区住户处理各种垃圾分类问题。
尼克还注意到,杭州正在利用新技术帮助人们进行回收工作,并根据回收的物品返还积分,这些积分可兑换商品。
不少小区居民告诉尼克,这种鼓励机制很受欢迎。
(视频截图)
结束了前端的回收工作,尼克马不停蹄地前往纸厂体验垃圾回收的第二环节。
在这里,经过进一步的分拣和加工,回收来的废纸最终成为新纸。纸厂的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明确后,不仅降低了纸厂的人力成本,还提升了可回收物品的循环和利用率。”
处理后的废纸变成了新纸(视频截图)
最后一站是垃圾填埋场,在这里,那些被当作不可回收物的垃圾将进行最后的处理。
据了解,被送至填埋厂的垃圾要用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降解。但令人欣慰的是,填埋厂的工作人员透露,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处理垃圾的资源化水平提升,传统的填埋方式会逐渐减少。
垃圾填埋厂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视频截图)
尼克的体验只有短短一天,不过他的视频发布到YouTube网站上后却引发外国网友热议。
有欧洲网友现身说法,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很重要。
“我们荷兰的经验是,我们的回收系统有些不同,但都设置了奖励机制。人们终究是可以携起手来一起做出改变的。”
还有网友表示,中国普及垃圾分类的做法令人振奋。
“向人们灌输新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但令我振奋的是,中国(在垃圾分类上)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避之不谈。”
“做得好,中国!”
关注中国垃圾分类新举措的还有多家国际媒体,美国彭博新闻社就指出,中国的“垃圾分类”之战将成为全球能否应对日益严峻的垃圾危机的典范。
报道认为,其他国家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回收分类系统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中国的经验都将成为关键。
正如尼克在视频最后的感慨:“道路漫漫,但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