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日前,一则“7天酒店疑似未更换床单,并留有呕吐物”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据视频显示,在一家7天连锁酒店的床头及床单上均有疑似呕吐物,顾客质疑7天连锁酒店没有更换床单,但工作人员表示,“清洁或运输时沾到的头发无法避免”。
大众的印象里,已经记不清这是7天第多少次出问题了。只不过,屡屡曝出问题似乎并没有抑制卫生乱象的发生,反倒愈演愈烈。有网友为7天们找到了开脱的理由,“经济型便宜,就别要求太高”,但五星级酒店做不好卫生的理由就不那么好找了。
长期以来,形形色色的“卫生门”在中国酒店业层出不穷,经济型酒店频频上榜,高档酒店也未能幸免。一年前,微博网友@花总通过视频曝光了14家五星酒店的卫生乱象,在网上激起千层浪。“卫生门”几乎将高中低档酒店一网打尽,究其背后的原因有意料之中也有情理之外。
全行业的经营不易是意料之中。投资过热、建设提速,酒店业在短短几年间进入产能过剩时代。大打价格战,拼命压低成本,经济型酒店如此,五星级酒店更甚。随着外资品牌OYO入局,连锁酒店的市场份额也被大幅度挤占。在高度竞争饱和的市场环境中,酒店业难做是事实,招聘难、管理也难。
经营不易所以“身不由己”的逻辑便是情理之外了。服务行业搞不好基本的服务,把内忧外患视为酒店卫生不达标的客观原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未免太不负责任了。长此以往,酒店业只能把现成的蛋糕让给虎视眈眈的竞争者。服务业转型升级,端正服务态度,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理应是整个行业基本的职业素养。
作为服务业的代表,没有履行好自己基本的职责,不仅是对行业的敬畏感不深,也是对服务意识的认知不足。这种态度透露出的服务理念和品质与酒店的行业要求并不相符。是否将服务品质视为酒店的生命线?只有足够重视了,才能在设备投入、人员培训、监督管理上“锱铢必较”。反过来,做服务行业如果只是单纯的成本导向,那自然会在硬件设备的配置和人工薪酬上做减法,服务不周自然就不足为奇。
“卫生门”屡禁难止,还在于违规违法成本不高,行业压力有余而约束不足。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大多数酒店出了问题是否做到认真整顿,在没有长效的监管机制建立前其实很难保证。
酒店“卫生门”不怕一而再再而三,怕的是全行业的冷漠、麻木和习以为常。清洁工佩戴记录仪上班并不难,难的是那家酒店会要求并保证清洁工一定佩戴记录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