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和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获悉,省市场供应保障组成立以来,迅速行动,精心部署,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重点工作日报告、重要信息直报等工作机制,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目前,全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保障有力有效。
抓生产,夯实稳产保供基础
生产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连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组织农技干部37500多人次,深入生产基地、重点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解决当前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
当前,全省“菜篮子”产品生产有序,产量稳定。
蔬菜是我省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目前全省在田蔬菜250多万亩。下一步,我省将着眼后市蔬菜有效供给,落实全省新种175万亩露地蔬菜生产任务,重点支持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就近落实一批叶菜生产基地,推动全省45万亩设施蔬菜春季瓜果采收后再复种1至2批叶菜,主推空心菜、上海青、小白菜等优良品种。预计到4月底,全省蔬菜总产量可达300万吨,日均蔬菜产量4万吨左右,不仅能满足省内需求,还有40%左右可供调出。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老百姓最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截至1月底,全省生猪存栏超过800万头,日出栏近4万头,每日可供猪肉超过3000吨,已基本达到常年供应水平。在此基础上,我省将重点推进96家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确保新增100万头生猪存栏的任务落地落实,进一步提高省内自给水平。
在特色畜禽与水产品方面,目前全省肉鸡存栏1.1亿羽,蛋鸡存栏2000多万羽,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存栏近900万头(只),每日可提供上市的肉蛋奶(不含猪肉)总量超过5000吨,生产供给能力持续加强,养殖水产品存塘(成品)可供量约40万吨,捕捞及冷冻水产品存量约20万吨。
抓流通,保障市场货源充足
守好“菜篮子”,必须保证流通顺畅。
全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商超、便利店、社区菜店等)历来是市场保供的重要力量。为保障民生需求,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深入了解商贸流通企业防疫、人员、商品储备情况,对未停业和已开业的,积极做好服务;对具备条件的,要求尽快复工营业。同时,鼓励重点商超(配送)企业与主产区建立稳定可靠的产销协作关系,推动企业增加线上平台供货,增强社区配送力量,把农产品(5.750, 0.03, 0.52%)送到百姓家门口。
目前,我省福州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厦门夏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泉州禾恒蔬菜批发市场等40余家大型批发市场,以及永辉、新华都(4.410,-0.03, -0.68%)、沃尔玛、夏商、大润发等网点多、品种丰富的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和品牌连锁便利店均已开业,城乡农贸市场基本开市,能够满足市民日常生活便利消费需求。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渠道主副食品需求剧增的情况,商务部门重点做好电商平台保供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福州、厦门的社区电商日均配送订单就超过30万单,销售肉蛋奶菜超过500吨,订单量较往常增加七成左右。
当前,我省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已明显趋稳,货源充足。目前全省日投放猪肉1280吨、蔬菜8225吨、蛋品1034吨、禽肉533吨、牛羊肉214吨、水产品5235吨,均高于市场日常需求量。大米方面,全省大米日加工量3000多吨,恢复正常水平;地方政府粮食储备342万吨、库存大米12万吨左右,可随时投放市场,满足群众需求。
抓监管,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市场价格直接反映商品供求关系,体现稳产保供的实际效果。我省始终把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我省每日对粮食和食盐价格实行2次定点监测、对肉蛋果菜等24种食品实行1次定点监测,密切跟踪主要食品市场价格走势,及时作出分析预判预警。
及时采取稳价措施。持续启动平价商店销售机制,按照低于市场价5%至20%的幅度,销售猪肉、禽蛋、蔬菜、大米、食用油等近7000吨,补贴金额达950万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全方位开展检查巡查,有效打击哄抬民生商品价格等违法行为。春节以来,全省大米、白条鸡、牛羊肉、鸡蛋、水产品等价格稳中回落,活猪及白条猪肉价格小幅上涨,蔬菜价格有涨有跌,叶菜类略有上涨、茄果类有所下跌,全省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
除了价格监管,我省同样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把质量关。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监管执法人员5.8万人次,强化重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巡查检查,加强主要农产品产地抽检,总体合格率99.7%;林业部门每天出动约2万名护林员、执法人员和300多个明察暗访小分队,坚决打击涉及陆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违规行为;海洋与渔业部门出动监管执法人员近4000人次,严查水产品违规用药和违法经营水生野生动物行为,目前产地未发现不合格水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7万多人次,坚决查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