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许多人每日必刷的社交平台,同时也是分享个人动态、展示自我的一个端口。在朋友圈中,有些人长期吃着牛排大餐、开着豪车游艇过着优质奢侈的生活,令人羡慕不已,而其中或许有人通过包装朋友圈行骗。
浙江杭州临安警方近日破获一起靠朋友圈包装实施集资诈骗案件,26岁的嫌疑人卢某在两年时间里,通过发布卖房等信息并以朋友圈“奢华”的包装,吸引40名被害人,进而通过编造投资项目诈骗1400多万元。目前,卢某已被临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此外,中国裁判文书网也披露多起涉及朋友圈包装的诈骗案件。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电商平台及社群充斥着买卖朋友圈包装素材的人,5元甚至百余元即可购买近千种图片和文案,然后通过虚拟定位软件发到朋友圈。同时,还有人在网店评论区分享自己购买这些素材,在朋友圈发布后吸引异性、获得宴请的“战绩”。律师表示,商家随意盗用他人图片进行售卖构成侵权,若使用者以此行骗可能构成欺诈甚至诈骗。
打造奢华人设,诈骗1400余万元被批捕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有过被陌生人添加微信好友的经历,而这些人的朋友圈充斥着俊男靓女的照片及豪华生活的动态。不时也有警方公布此类诈骗案件。
浙江杭州临安警方近期破获一起集资诈骗案件。1994年出生的卢某,高中毕业后在临安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卢某称,2017年年底,自己想入手一套杭州南苑小区的二手房,因经济能力不够,便问饶某借了20万元,半个月支付了10万元的利息。后来房子没买进,为了支付本金和利息,又问别人以高利息借了钱,到期后再另找他人借钱。就这样,借款越积越多,到2019年年底,卢某累计借款1400多万元。
为了维持所谓良好“信誉”和光鲜外表,在利用借款打扮自己的同时,卢某的微信朋友圈更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发布提前准备好的朋友圈包装素材,展示其美容、名牌包等“高额消费”情况,让借钱给她的人看到她“雄厚”的资本。此外,她还偶尔送出一些礼物,博得信任。
2020年3月,卢某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借款本息,后被警方控制。目前,卢某因涉嫌集资诈骗罪已被临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早前,黑龙江、广东等地警方也破获过类似案件。犯罪嫌疑人购买朋友圈包装素材,通过摇一摇等方式添加陌生人,在取得对方信任和好感后行骗。另外,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朋友圈包装”可看到多起通过上述方式实施诈骗的判决。
其中,有公司组织员工通过微信伪装成一个“白富美”,在微信朋友圈炫富、展示虚假投资收益。后通过添加客户为好友,向客户推荐公司理财投资平台,当客户把钱打入公司账户后,便将对方删除,不再联系。上述行为经某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转账链接,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卡进行转账,钱直接进入公司银行账户,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产品买卖投资。
三四元可买近千包装图文视频素材
新京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输入“朋友圈展示”“朋友圈 晒 富图”等关键词,可查到众多相关店铺。这些店铺详情大多写着“朋友圈展示高清图片素材,接近生活,每周更新、永久更新”的字样。
此外,新京报记者在另一家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朋友圈展示”进行搜索,也发现很多朋友圈展示面打造教程、朋友圈包装素材。新京报记者随机点击进入三家店铺,发现其商品信息页面显示不断有人拼单成功。
随机进入几家网店,卖家信息显示可以提供近千张朋友圈素材图及短视频,这些素材包含面广,有各地旅游、高级餐厅吃饭、豪车豪宅、看演唱会、打高尔夫等图文视频素材。卖家称,可凭此帮助买家通过朋友圈打造高级奢侈的生活假象。
这些朋友圈素材图价格一般在三四元至几十元左右,也有少数素材价位高达百余元。价格百元之内的销售量明显偏多,月成交量在七八百元左右,价格百元以上的素材包也有近百人购买。
虽然这些商品介绍页面写着:原创素材定期更新。但在新京报记者与这些商家沟通中,他们坦言,素材为其团队员工长期潜伏朋友圈盗取的他人图片而来。还有商家表示,自己也会偶尔拍几张原创图片、视频,大部分定期更新的内容是从其他商户那里“搬”来的。
针对类似素材为何价格差异较大,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两者区别只在于日更新、周更新及每次更新素材的数量不同。
当新京报记者提出群内多人共享素材出现撞图问题时,商家表示,其顾客来自各个省市,还没遇到过撞图的情况。如果担心撞图,或者想要更高质量的素材内容,可以加100元购买更高价位的朋友圈包装素材包。高价位商品除了网盘群之外还建有专门的微信群,后者的更新频率更高,每天有专人发送对应内容,避开多人在同一天使用相同的图文视频素材。
购买包装素材赠送虚拟定位软件和PUA教程
在一家网店中,一个售价为5.5元的朋友圈包装素材包,其销售记录显示已有722人付款。商品评价栏中,1117个评价中有1116个好评。评价称这些素材内容丰富、物有所值,可以低成本打造高价值的朋友圈,并配有相关图片。部分顾客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还追加了评论。
除了对素材内容进行好评之外,还有不少人对使用这些素材的效果进行了炫耀:“这些素材图发到朋友圈后,有很多女性主动搭讪。”“用这些素材发过朋友圈后,老同学非要请我吃饭聊一聊。”
对于什么人会购买这些素材包的问题,一名商户称,主要是微商和PUA者。虽然这些素材不露出人脸,但为了让朋友圈发出的素材更逼真,若顾客在这里购买,他会附送虚拟定位软件,这样就可以将发朋友圈的位置定位到世界各地。不仅如此,该虚拟定位软件还可应用于微博、钉钉等平台。
5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付费购买上述商户的朋友圈包装素材包后,被拉进一个可以容纳200人的QQ群和一个微信群,其中名为“展示面17群”的QQ群为朋友圈包装素材分享群,群编号为17即代表这是商家建立的第17个群,该群已经有96名成员,不时还有新人加入。商家称,因为受人数限制,已经有16个200人的群处于满员状态。商家每周在群里发送百度云盘链接,供顾客下载使用新收集来的文图视频素材。
在卖家送的PUA教程里,包含结识异性六大途径、30天成为搭讪高手、教人快速吸引、教人8小时读懂女性心理学等所谓的恋爱课程。而上述微信群就是PUA者分享战绩、交流经验的场所。有时,这些群成员还会围绕商家分享的PUA视频教程内容进行探讨。
包装素材或涉及侵犯版权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由于法律没有相关禁止性规定,因此商家售卖这类素材包的行为暂时没有法律风险。
不过,赵占领同时表示,根据图片的来源,如果使用了未经他人授权的摄影作品,则涉及侵犯他人版权问题;如果盗取来的图片包含他人的个人信息,会触犯他人的隐私权,这些都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无论是微商还是个人,如果仅通过购买朋友圈素材包装自己以结交朋友,属于道德层面上的问题;然后,一旦通过利用虚构的个人形象进行产品投资或诱导消费者消费,则会涉及欺诈甚至诈骗,微商卖出的商品应按法律要求,退款退货。
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编辑 白馗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