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徐鹏飞 张碧颖)用淀粉、苦味剂、葡萄糖及西地那非粉制成假壮阳药,再通过物流发往全国24个省份,非法获利240余万元。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倪某、陈某等21人跨省生产、销售假药案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将择期宣判。
2013年,倪某在河南郑州经营了一家物流公司,由于经常在外地跑业务,倪某认识了一个通过其物流公司寄递“保健药”的男子。通过与该男子聊天,倪某得知贩卖“保健药”的利润远高于自己物流公司的收入,倪某还从该男子口中得知,全国各地都会不定期举办保健品博览会。倪某隐隐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财之路”。
2014年,倪某关闭了物流公司,频繁在一些性保健品博览会上“学习”,并收集了大量名片及宣传单,同时还购买了3张身份证及10余张非实名认证的手机卡。2015年,倪某在郑州某村租了一个工厂,购进一些散装的假壮阳药和一些包装,并购置了打码机,自己将假壮阳药包装成瓶、成板、成盒,然后将这些假壮阳药精美包装后,再用打码机喷上生产日期。自此,倪某便走上了制售假药之路。
生意越来越好,货源和客户越来越多,为赚取更多利润,倪某决定扩大生产规模。2017年11月,倪某叫来了妻子商某、妹夫荆某等人帮忙生产假药,与此同时,他更加频繁地出入各大保健品博览会,并借此机会向别人推销自己生产的假药。久而久之,倪某熟识了更多的外地客户,这些客户会不定期地联系倪某,从倪某处买药,倪某会按照订单将药品、胶囊进行包装,然后通过物流公司进行发货。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生产开始向规模化生产发展,倪某信心满满。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经群众举报,2017年底,公安机关将倪某及帮助其制售假药的商某、荆某等9人抓获归案。据倪某交代,其所生产的每盒药的成本价为0.1元至0.3元不等,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翻了上百倍,倪某还供述了曾在其处购进假药的陈某等12人。
鉴于该案作案时间长、生产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奈曼旗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提前介入,对公安机关在办理跨省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引导公安机关搜集有关证据,确定涉案金额。根据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公安机关及时调整了侦查方向。据承办检察官介绍,倪某等人在购进、销售假药时多使用假名,并使用不同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进行汇款和收款,且倪某等人在销售假药时没有固定价格,也没有单独记录,导致倪某等人销售假药的金额难以计算。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调取了倪某使用假身份证发货的物流记录,并与其使用假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交易记录进行比对、核数,最终确定倪某等人的销售金额为240余万元。
(本文来自于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