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花钱购买或使用这些产品后可以使其虚荣感获得满足,但至于有效还是无效,只是会不会成为回流客的因素之一而已。
胶原蛋白产品就是其中很火的一类。近年来,基于生物科学研究的成果,胶原蛋白广泛的运用在医学美容上,主要治疗脸部的皱纹、疤痕。其使用回填疗法是一种已通过临床医学证实的安全疗法,且有显著而易见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确实可使人的容貌立即焕然一新,但市面上仍有许多产品不管是吃的、喝的、擦的,也不管它的萃取方式、含量以及添加物,只要是冠上“胶原蛋白”的称谓,都很容易成为热门商品。
为什么要补充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collagen)是一种细胞外的蛋白质,它是人体含量最高的蛋白质且分布在各个组织器官,如骨骼、软骨、韧带、皮肤、角膜、各种内脏等。
它是维持皮肤弹性和组织器官形态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骨骼中的胶原蛋白,其功能主要是将钙、磷、矿物质等成分黏着结合,构成骨质;在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则使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及坚硬度。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胶原蛋白会渐渐流失,再加上老化之后合成能力变差,于是变成了一种显现的外表变化:如皮肤出现粗糙、松弛、皱纹等现象。
同时,胶原蛋白的快速流失除了会使肤质变差,也会使骨骼的强度减低,容易发生骨折。为了避免老化提早到来或受病痛缠身,补充胶原蛋白也就成为一个热门的议题。
食品、化妆品形式的产品争议不断
目前,工业生产的胶原蛋白产品大多以牛、猪、鸟的皮肤、骨骼、筋肉及鱼皮、鱼鳞为原料,萃取自这些动物的胶原蛋白。以不同的温度、溶剂或酵素从动物组织中萃取出胶原蛋白纤维,再将胶原蛋白纤维切成小分子,最后排除可能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后,以符合法规的形式制作成市售产品。
市售胶原蛋白产品依其用途可分为医药品级、食品级及化妆品级。医药品级的产品,因为在上市前有一套繁复的核准程序且上市后的渠道销售也受到法规的规范,因此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受到保障,只有少数争议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推荐过程或发生副作用现象,乱象较少出现。
但在市售食品级的商品中则出现了许多复合式的产品,如添加了糊精、香料来增加口感,或增加其他成分来抬高售价,甚至以名人代言、口头夸大效果等强化作用效果;至于化妆品级的产品,也是琳琅满目,充斥者网络和药妆店。
这两种以吃或擦的形式呈现的胶原蛋白产品,除了消费争议外,也常引发有效与无效的论战。
不同群体关于胶原蛋白的功效认知
经营者当然都是声称胶原蛋白有各种功效。
由于台湾地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规定,食品不得为医疗效能之标示、宣传或广告,化妆品依法也只得标示或宣称润泽肌肤、修饰容貌的功效而已。
因此,经营者在食品或化妆品的标示上,只有遵守法规的规范,但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常利用网络文章大力倡导其功效,常见的宣称功效包括:减少皱纹、防止皮肤老化,保护关节、改善退化性关节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保护骨骼、减少骨质流失,活化筋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全身营养保健、弹力维持,活化细胞机能,使眼睛能够透光、眼角膜保持透明,保护及强化内脏功能,抗衰老等。
更有甚者,以研究或文章发表方式,宣称胶原蛋白可以提高免疫机能,抑制癌细胞,治疗关节炎及酸痛等不一而足。
虽然经营者在产品包装上,都以符合现行法规要求、避免受罚,但在实际营销中,仍会利用网络信息或用口头以天花乱坠的话术,宣称前述效能招睐消费者购买。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曾经对宣称【胶原蛋白产品能在48小时内可以重建肌肤】的厂商广告,予以警告处分;台湾的“食品药物管理署”在接到许多消费者询问及投诉后,也于2015年12月14日特别发布新闻稿澄清:
(一)、胶原蛋白为人体本身就可自行合成之物质,并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皮肤、骨骼、软骨、韧带、肌腱、血管壁和结缔组织等部位,也是维持肌肤弹性的要素之一;并非需仰赖额外补充的特殊物质。
(二)、口服的胶原蛋白食品,经过消化作用,变成小分子的胺基酸,未必能在体内重新合成胶原蛋白。
(三)、涂抹式的胶原蛋白化妆品,涂抹于肌肤,仅可能达到表面保湿、润泽肌肤的效果,无法吸收再利用。
(四)、提醒民众,只有从均衡饮食、少吃高油炸食物、作息正常、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及适量摄取蛋白质等方式着手,才能减少体内胶原蛋白的流失,达到维持肌肤弹性的目的。
在学术领域,批判和驳斥胶原蛋白产品无效的声音很常见。
口服的胶原蛋白产品,在消化过程中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口服后会在消化道消化成胺基酸后才被人体吸收。但是,截至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研究发表在相关领域的核心学术刊物上,也没直接有证据显示胶原蛋白分解后产生的多肽能对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产生显著异于其它蛋白质的效果。
而外用的胶原蛋白护肤霜在理论上同样难以吸收,也没有正式科学研究报告证实它的效果。伦敦大学药学院前教授哈德葛夫特就认为:“如果胶原蛋白保养品真的可以穿透皮肤,进入到血液里面,那它就应该归类为药物。”另外,英国巴斯大学药学教授盖伊更认为:“许多胶原蛋白产品声称其可穿过皮肤的上层组织,进入真皮层,并强化原本自然形成的胶原蛋白,这个说法确有争议。”
所以,不管是口服还是外用,目前都没有证据显示额外补充胶原蛋白对延缓衰老和除皱有什么特殊功效。
服用或涂抹可能到头来一场空
消费者应认知,胶原蛋白随着青春的流逝,造成肌肤的松弛以及满脸皱纹,是老化的正常现象。纵使施打药品级的胶原蛋白针,以轻松获得美丽的肌肤,但其注射进入真皮层的胶原蛋白也只能维持半年至一年,何况,胶原蛋白是由不同的胺基酸重复排列及折迭而成的,组合成份是胺基酸,它的分子大到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利用。
因此并不是可以藉由吃进去肚子里的胶原蛋白,就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而且市面上不少胶原蛋白饮料为提升口感,在其中添加砂糖或果糖等添加物,除了徒增热量外,所添加的糖,可能会使胶原蛋白的弹性变差。
而从天然的食物中,如鸡皮、猪皮、猪脚、猪耳朵等食物当中摄取,也要注意吃进胶原蛋白的同时,因动物皮下脂肪层和表皮紧紧相连,而也会同时吃了过量的脂肪,而容易变胖。
更重要的是,吃进胶原蛋白后,会受到胃酸分解变成小小的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统吸收,因此吃进去的胶原蛋白更不会如愿全都跑到我们希望的皮肤底层,只是补充现代人已经不缺乏的蛋白质而已,对于皮肤的帮助不大。
消费者要记住的是“吃胶原蛋白、补胶原蛋白”跟传统“吃心补心、吃肾补肾”的说法一样,都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吃的效果备受质疑,擦的胶原蛋白,也因其分子较大,根本无法渗透皮肤表层被人体吸收,拿来做保养品,没有除皱效果,只有保湿功能。因胶原蛋白的大分子覆盖在皮肤上时,会吸收环境四周的水分,同时锁住肌肤表面水分,有助减缓皮肤水分蒸发,达到保湿目的,当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提高时,看起来的确是肤质变好的感觉。
如何保持“容颜常驻”?
与其大量使用胶原蛋白产品,不如从“预防老化”做起,也就是设法减缓胶原蛋白流失,例如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加速胶原蛋白流失,让皮肤提早老化,因此日常的肌肤保养,应先做好防晒工作。
在饮食均衡方面,尤其要多摄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多补充抗氧化剂维他命C,因为维他命C是人体合成胶原蛋白过程的重要辅酶,能帮助胶原蛋白合成,因此想要拥有平滑弹性的好肤质,要多补充维他命C、E、β胡萝卜素、西红柿红素、多酚类、硒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才能有效促进自体生成胶原蛋白,并保謢胶原蛋白不受自由基攻击而损伤。
另外,摄取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奶、蛋、肉、鱼等动物性食物,及豆类、坚果与五谷根茎类等植物性食物,人体都能转化制造出所需要的胶原蛋白。
最后,提醒所有消费者,发挥理性消费精神,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正常、补充抗氧化物质及适量摄取蛋白质等方式着手,以减少体内胶原蛋白的流失,达到维持肌肤弹性的目的,而非一昧从花钱解决胶原蛋白流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