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小区只能刷脸?
居民要求有更多选择
来源:黑龙江日报
文/摄本报记者张同李国玉李天池
回家进门先刷脸,进门需要按指纹,这些“高科技”已成为众多小区门禁系统的标配……最近,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太古商圈的居民发现,小区每个进出门都安装上了摄像头。社区在进行人口普查登记时,同步也要录入“脸”。从敞开式小区到全封闭小区,居民当然很高兴,但也有人担心:自己的脸会不会被人利用,给自己带来风险和麻烦?
搜索发现,全国多个城市采集业主“脸”,如何保护业主信息已成为新的热点话题。
在采访中有居民提出建议,封闭小区能否设立多个安防闸,从小区大门到单元门到电梯,逐步升级防护,让居民有更多的选择性;还有的居民希望知道,一旦因小区门禁系统导致“脸”泄露,谁来负责损失?
1 谁来替我保护隐私
哈市新太古小区一个出入口的大铁门上,刷脸的摄像头、机盒、接收信号装置,都已经安装完毕。这里身处太古商圈,居民的安全感不强,可以看到门边还有旧的提醒牌:“警方视频监控区域”。
居民陈先生说,一旦开始刷脸,“闲杂人等”就再也无法进入,老人和孩子可以放心地在院子里晒太阳、玩耍了。
近日,该社区通过楼组长在业主群里发布信息:11日起正式办理刷脸“手续”,填表+录脸。一些年轻的居民开始担心:这样会不会泄漏隐私?毕竟“自己的脸谱被人拿走了”,如果资料泄露出去,就会出大事。
居民小李说:“现在很多借贷平台和消费平台,只要刷脸就能完成。如果我的‘脸’被人复制了,拿去各种平台刷,很可能就会莫名背上债务,这太可怕了!”
哈市南岗区和兴头道街新城小区临街单元也开始进行人脸信息录入,对此居民争议颇多。居民李先生表示,一旦人脸信息丢失,或者数据库泄密,人脸识别就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实际上,很多居民都有这样的担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府嘉园的居民就曾向南岗区区长热线反映担忧信息被盗的情况,之后有关部门在给该居民反馈中提到,该项目由哈尔滨市科技局和公安局牵头执行。
因为担心信息泄露,目前太古商圈还有一些居民持观望态度,没有到社区办理刷脸手续,期望能“签个保密协议”,出了事好有人负责。
2 带人进入谁来管理
家住维新街79号的刘女士,对小区安装刷脸设备这事很感兴趣,专程到社区咨询了相关事宜。她说,这一片儿居民区同属老道外城区,做小买卖的人多,流动性也比较大,小区安上大门,实行刷脸式封闭管理,对于大家来说真是好事。“我们相信社区主任,她和我们说,最近有些地方有疫情,小区刷脸才能进入,也给大家的健康上了保险。你说这不是治安+健康的双保险吗?”刘女士家这个铁门处的刷脸设施,还有个与其他地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机盒上印有警徽。这让她进一步相信,刷脸工程肯定是有安全保障的,不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如果有亲友来访该咋办?答复是“主人出来刷脸接进去”。刘女士说:“我家住七楼,丈夫行动不便,总接也接不起呀。再说,带人进入也得有人管理,啥人都能带入,还是存在隐患啊。”
对于这种安防新方式,居民孙先生坚决抵制,他更青睐保安+刷卡的方式。孙先生说,这种方式看似更高级了,但存在两个隐患,一是个人信息无法保证绝对安全,最近几年居民或者酒店信息、甚至互联网科技公司被“撞库”数据被盗卖情况时有发生。第二,若无人值守,不法分子采取跟随独自一人的居民进入小区怎么办?所以还是要配保安,组合的方式才是真正安全。
3 紧急情况怎样开门
“我在网上也看了许多案例,全国不少城市都有。送餐和快递行业从业门槛不高,有些不法分子就混在里面。以后刷脸了,年轻人也不用宅和懒了,该下楼到门口活动活动了!”家住祥泰家园A区4单元的王大爷说,现在小区里每天总有送外卖的摩托和送快递的三轮出现,这让不少居民都反感。靖宇地区的小区居民态度倒是比较明确,毕竟小区里年龄大些的居民占了多数。
然而,岁数大的人也有他们的担心,不少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水电煤气来人怎么办?若有人生病,救护车能不能进来?如果发生火情,会不会耽搁消防车进入的时间呢?”
此外,新城小区也有居民表示:“安装人脸识别电子系统为的是安全,那要不要考虑居民的方便?一旦安装该系统,外卖和快递不上来,我们还要费力费时下楼取,非常不便!”也有居民说:“与其安装人脸识别电子系统,不如把现在的电子防盗门修好,既节约资金,也方便居民。”
4 要有更多选择
家住太古街588号祥泰花园的居民刘先生希望居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他表示支持加强小区的安保,但是能不能使用门禁卡或者指纹?有的居民则希望,不要只依靠大门来实现安防。“小区的大门可以刷门卡,单元门再使用人脸识别,这样系统就不用联网,安全性更高,技术人员定期更新数据即可,有条件的电梯还可以用楼层卡,而且应该配有保安,看见他们巡逻,居民心里更有底。”太古商圈的几位居民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另外,也有居民希望人脸信息采集流程和储存限制也要更加规范和公开,应该有具有相应资质的部门专职采集,系统避免和外网有交集。
居民王先生说,现在新上的人脸识别系统有点“一刀切”,社区说有利于疫情防范,这个做法居民不否认,但除了人脸识别外,没有其他任何开门的方式,还是有待商讨。“在上系统之前,应该提前告知居民,提供几种方式让我们选择一下,毕竟家家的情况都不同,这种直接通知我们去录入,多少有些生硬,既然居民是日常的使用人,就应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把好事办得更好。”
据国内媒体报道,北京某高校教师因小区出入只能选择人脸识别,向物业、居委会、街道发送了法律函,几经讨论后,物业最终同意让业主自由选择进出小区的方式。
业内人士呼吁:人脸信息安全不容小觑
有业内人士对此也十分担忧,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只需要采集、提取人脸上的6个或8个特征点就能实现。“一旦人脸信息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他进一步解释,当人们使用密码支付和二维码支付时,密码和二维码均可以更改或变换。手机丢失后,可以通过挂失等方式更换密码,还可通过相关操作让丢失手机中的APP无法登录,进而确保安全。人脸识别则不同,因为面部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则处于不可逆转的状态,很可能出现个人资金被窃取,被他人“刷脸”进入小区甚至房间等极端事件。
密码被盗了可以修改,而人脸识别是一种生物信息,一旦脸的信息、虹膜的信息被盗了,就是永远被盗了,而现在人脸识别门禁的生产厂家众多,标准不一,安全防护能力和技术参差不齐,所以目前人脸识别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强制采集个人信息或被认定为侵权
记者在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这样的大事,是不是应该先和我们商榷,听听我们居民的意见再行动?”居民们也表示,一旦安装了,为了回家,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登记,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强制。
黑龙江龙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鑫表示:“依据《网络安全法》,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未经业主和消费者同意,如果强制性采集个人信息,可能会被认定为侵权。另外,对于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应以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为前提。正当性没有问题,但合法性和必要性都值得商榷。”
今年10月1日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10月28日,杭州市人大公布的新版《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要求,物业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保障业主对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