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杂谈】
银行额度收紧,房地产行业融资困难,影子银行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庞氏骗局”产生了新的变异。
李宇嘉 (作者系房地产资深研究人士)
近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等纳入调查范围,其中包括提供房屋销售、经纪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房地产中介机构。有人问了,房地产领域怎么会涉及洗钱呢?其实,资金密集型行业,一直是黑钱的最爱,客单价高的房地产自然不会旁落。反洗钱领域扩大到地产,也将这个领域独特的交易面曝光。
近期,一位业内的人士告诉我,水泥、钢材、砂石等原材料的价格暴涨,不少下游的供应商要求开发商一次性付款后再交货,或者现金付款,这其中可能涉嫌洗钱。怎么洗的呢?这就要搞清楚洗钱的基本逻辑。钱要洗白,就要将黑钱和白钱交换,即先用黑钱的现金买资产,在资产和现金之间实现明面上的交易,再把倒过一手的现金化整为零、存入多个账户。
这样,黑钱就通过开发商和供应商的正当交易,并借助供应商虚假货源的多个账户而洗白了,即“黑钱-资产-白钱”。房地产单体项目总价高、客单价也高,最易充当由黑变白的中间物,而且房产交易群体范围广、资金来源多样,非常不易监测。房产销售中,借助以“化整为零”的归集钱财,通过多个人全款买多套房而进入开发商的销售账户,实现由黑变白。
热点城市的新房豪宅项目,经常会看到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手握重金扫荡,越贵的楼盘价格涨得越高;还有项目巨额“冻资”,提高豪宅“打新”成功率。甚至还会通过申请按揭,拉长链条,增加追索难度。比如,用黑钱做首付买多套房,然后找空壳公司签合同,在网上做虚假订单,并按月维护流水,将剩余黑钱以工资、绩效和奖金的形式发放,并还月供。
这样,就实现了“黑钱-资产-灰钱-白钱”的复杂玩法,更难追查。这几年,企业或个人套用银行贷款“炒楼”很多,特别是去年以来消费贷、经营贷炒楼被曝光以后,房产和金融中介涉及洗钱的案例越来越多。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房产中介帮助客户购买空壳公司,然后负责做“假流水”、“假报表”,这样就可以用房产抵押做经营贷,这种模式就被洗钱盯上了。
既然房产中介能让炒房资金披上实体贷款的合法外衣,那么来路不明的巨额资金也可以借此而顺利漂白。这其中,部分开发商也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至少是纵容了类似的现象。而且,很多开发商和房产中介都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融资租赁)或类金融机构(小贷、担保等)暗地里合作。这样,来路不明的资金就可能以合法资金嫁接到银行资金。
前几年,广深地区规定,商服类地产项目只能卖给企业,突然间就冒出一些名头里带有所谓XX科技或XX创新,且手续非常完善的企业,一下子就把几百套新房拿下。媒体公开报道称,这可能是资产投资或办公自用。但过了几年以后,这些房子悄悄地一套一套出货了,既享受了资产的增值,又将资金在无形之中迅速漂白,这背后可能有房产和资金中介的帮凶角色。
近期,银行额度收紧,房地产行业融资困难,影子银行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庞氏骗局”产生了新的变异。近期举行的第13届陆家嘴论坛上,金融监管部门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明确提出要防止金融风险再次蔓延。如果洗钱夹杂在里面,更需要关注了。要做到像管理层所讲的,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真正控制住房价上涨预期了,融资乱象才能得到规避,借助房产来洗钱的念想也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