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背后的特检故事
——福建省特检院创新举措服务全球最大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建设
□ 陈 永 梁 航 本报记者 江 东
2013年3月,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申远)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年产10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
2018年12月,福建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己内酰胺装置喜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这两个普通的日子对于福建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有种“先愁后甘”的滋味。
“福建申远规划建设的是全球最大一体化项目,存在着项目大、设备多、时间紧、情况复杂等诸多挑战,对此,我部的干部职工对监检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福建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负责人回忆起当初项目落地时如是说。
但在实际工作中,福建省特检院福建申远项目组毫不含糊。他们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建机制、定方案,提升监检有效性的同时积极靠前服务,并在项目监检前实行监检三告知,真正做到了“精技术、严质量、勤服务”。
同时,该项目组还通过落实定期例会制度,建立并强化了建设、施工单位的沟通机制。项目至今,从开始的规范程序、服务企业,对监检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上报县市省三级监察机构,邀请各级监察机构的相关人员参加联席会议,确保监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项目组还采取一周7天工作制驻守项目一线,确保现场有施工、监检必到位。项目组至完工已连续驻点1000多天未停休,从早期安装资料审核、相关安装单位人员资质的核查确认,到项目建设后期现场耐压试验、严密性试验等工作,逐项细化监检要点,全力保障质量安全,确保安装工程竣工,促使项目顺利投产。
为了保障检验的及时性,项目组还将氦质谱检漏新技术应用在压力管道泄漏性试验上,破解了项目部分压力管道无法按原设计压力进行泄漏性试验的难题,在全国属于首次。
2016年3月,项目组在“再验证”抽拍发现了申远项目两处高温高压压力管道“重复预制”,并导致未经检测合格的压力管线安装上线的重大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项目组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提供技术支持,并实施了全过程的监督,对安装单位排查的底片进行比对复核等,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指导安装单位、监理单位查找质量管理薄弱环节,帮扶质量提升。“再验证”监检工作机制取得显著的成效。
“我们还建立了压力管道试运行监检巡查机制,有效实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试运行巡查、竣工资料审查与压力管线倒查确认相结合,确保所安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竣工资料的一致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试运行期间,监检人员对竣工资料与试运行的759台压力容器在现场进行再次核查确认,对355册压力管道竣工资料,5255条压力管道进行倒查核实,确保竣工资料与现场设备的相一致。
同时,该项目组还积极协调市局、县局,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办证工作及时到位,针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办证事宜,协调县局在申远设置专门的办证窗口,并在申远针对办证事宜开展专题“公益讲座”,促进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规范开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工作。
超2000万无损安全人工时记录着福建申远的建设历程,也记录了福建省特检院创新举措服务重点项目的历程,更是福建省特检院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的缩影。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