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200万只的突破”
——记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福建省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林国成
本报讯 (陈 永 江 岱)“在防疫物资最紧缺的那段时期,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莆田市的防护口罩日产量从零猛增到200万只。”是的,原本大家都以为难以实现的事情,它却真实地发生了。而这一切的进展,离不开福建省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林国成的积极努力。
巨大压力倒逼思路创新
时间回溯至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让刚调整到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岗位的林国成倍感忧虑。“防控疫情迫在眉睫,新岗位又要尽快上手,我那时候真的是压力与挑战并存啊。”林国成回忆说。
疫情当前,防疫物资事关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作为莆田市政府防疫物资保障组成员的林国成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增加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不过,当时的现实是,莆田市没有一家专业口罩生产企业,防护物资短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如何快速上马防疫物资生产线并提高产量,亟待破题。林国成想了好几天,当考虑到莆田市鞋服产业链与口罩产品具有相关性时,他突然有了思路——是否可以利用当地鞋服产业优势生产口罩呢?
于是,在莆田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防疫物资保障会上,林国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建议利用莆田市鞋服产业链齐全优势,实行“先民用生产、后器械注册”两步走的方式生产口罩,推进市场供应。他的想法很快得到认可。之后,在莆田市组织的多次防护口罩研发生产技术攻关会上,林国成积极发挥业务特长,与鞋服企业共同编写口罩工艺流程、程序控制、质量保证作业指导书和产品定型工作细则,推进防控口罩定型生产投放。
想法可行,说干就干。结果,在不到10天时间内,莆田市防护口罩日产量实现了从零到200万只的突破,满足了全市市场需求。莆田市快速上马生产线生产防护口罩的做法,受到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将莆田经验向全国推广。
“要快,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请求支援!我公司目前没有10万级净化车间,无法满足抗疫需要。”接到才子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才子服饰)的求援电话,林国成顾不上休息,就着手安排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向从事医疗一线工作的妻子简单交代一句“注意防护”,就急匆匆赶往才子服饰。
才子服饰是福建省防疫物资供应重点单位,保障该企业顺利转产,对莆田疫情防控非常重要。林国成在调研中发现,才子服饰的生产技术没问题,设备也足够,但净化车间改造耗时太长,影响转产。
“要快,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林国成当机立断,立即向福建省药监局请示租用生产场地,这一申请很快得到批准,同时,他对全市医药生产净化车间进行调查摸底,将目标锁定为洪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林国成建议,才子服饰提供生产设备,洪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净化车间,两家企业优势互补,快速组织生产。与此同时,为尽快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实现转产达产,林国成主动驻厂,对生产车间改造、原材料采购审核把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业务逐项进行指导,确保申报的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通过注册验收。从确定生产地址到取得临时许可证,前后仅用了不到10个工作日。
“保障企业转产规范,就要严控质量”
在医疗器械监管科办公室里,林国成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翻看林国成面前的两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工作日程。“保障企业转产规范,就要严控质量。”笔记本上的这一句话,被林国成用红线标注出来。
林国成永远不会忘记,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自己和科室的同事们连续5个月无假期奋战的场景。
他协调质量监督科负责人,协同莆田市工信、商务、海关、司法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口罩生产企业业务培训会,发放《致应急转产民用一次性生活防护口罩企业的告知书》和《医用防疫产品质量风险提醒单》,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他组织召开了4次全市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约谈暨培训会议,就原材料采购审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厂放行等环节进行培训,督促检查22家刚取得临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生产,为社会提供有质量安全保障的防疫产品。
林国成带领同事们推动相关企业高质量转产扩产,有力地推动和支持了抗疫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和企业好评。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面对荣誉,林国成很谦虚,朴实的话里却显示出一名市场监管人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质量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风采】